《普賢行願品》是八十卷《華嚴經》的別行經,置於末後,總成八十一卷《華嚴經》。此卷經全名為《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》。入者證入,解脫境界即佛境界。普賢行為能入,不思議解脫境界為所入。西域相傳雲:普賢行願贊(偈贊)為略《華嚴經》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為廣普賢行願贊。賢首大師讚譽本卷經“為華嚴關鍵,修行樞機,文約義豐,功高益廣,能簡能易,唯遠唯深”。茲將本經內容與宗趣介紹如次。
1.本經內容
本經主要內容,略標有三:
(1)欲入如來性海,應修十大行願
《華嚴經》展示毗盧遮那如來無限深廣的性德境界。《 入法界品 》三十九卷中,普賢菩薩廣贊佛德,末後結雲:“刹塵心念可數知,大海中水可飲盡,虛空可量風可系,無能盡說佛功德。”佛的境界功德沖深浩博,令人神往,佛子如何也能成就佛的功德呢?本卷經中,普賢菩薩首先告訴大眾,若欲成就佛的功德門,應修十種廣大行願。何等為十?一者禮敬諸佛,二者稱讚如來,三者廣修供養,四者懺悔業障,五者隨喜功德,六者請轉法輪,七者請佛住世,八者常隨佛學,九者恒順眾生,十者普皆回向。以上十種行願,一一均有造至佛境的殊勝功效(每願內涵,容待後面淨業助行章詳述)。十大行願為因行,如來境界為果覺,修因證果,同構對應。
(2)讀誦本經,利益殊勝
若人以深信心,於此經文書寫供養,讀誦受持,當獲殊勝法益。一者世間利益:速滅五無間業,消除現世身心病苦與無數劫一切惡業,遠離魔障,得佛菩薩稱讚,諸多人天禮敬供養,速得成就微妙色身;二者出世間法益:臨命終時,世間一切悉皆舍離,唯此願王不相舍離,於一切時引導其前,一刹那中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,到已即見阿彌陀佛,蒙佛授記,分身十方化導眾生,直至究竟成佛。讀誦本經的力用如此殊勝,一則是《華嚴》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法力所致,二則緣於普賢菩薩大悲願力的加被。
(3)回向求生西方淨土
普賢十大行願行門廣大,功德無量,得三世諸佛的稱歎。普賢菩薩為華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作懿範,以所修善根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自誓:“願我臨欲命終時,盡除一切諸障礙,面見彼佛阿彌陀,即得往生安樂刹。”不僅自己願生淨土,並且以十大行願無邊勝福回向法界眾生,“普願沉溺諸眾生,速往無量光佛刹。”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勸進華藏海眾導歸極樂世界的舉措昭示: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一法,乃《 華嚴 》一生成佛之末後一著,實十方三世諸佛因中自利、果上利他之勝異方便。
以上從三方面略示本經主要內容。十大願王的具體內容將在後文詳作討論,茲僅粗陳概況。
2.本經宗趣
本經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。法界緣起即所入,普賢行願為能入。
本經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疾速成佛為趣。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,勸進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以期圓滿佛果,而為《 華嚴 》一經歸宗結頂之法。普賢菩薩以修持十大願王的功德,不求生華藏世界,而期生西方極樂世界,義味深遠,略標有五:一者阿彌陀佛悲願深重,偏重接引娑婆眾生故;二者欲使眾生系心一境,方便接引故;三者極樂世界去此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,而華藏世界中所有佛刹皆微塵數,極樂不離華藏故;四者盧舍那佛即是阿彌陀佛故;五者菩薩大心人雖妙悟本明,頓同諸聖,然猶力用未充,未及如來出現,普利眾生,所以暫依淨土,親近彌陀海眾,直至成佛。故偈雲:“親睹如來無量光,現前授我菩提記。蒙彼如來授記已,化身無數百俱胝。智力廣大遍十方,普利一切眾生界。”《 華嚴 》明一生成佛之法,而最後歸宗於求生淨土。是知淨土一法,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上成佛道,下化眾生,成始成終之無上大法。
Comentarios